新时代先锋网:全新视角聚焦新时代中的先锋事迹!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主页 > 文化教育 >

[读语征文] 1999年走来的路 | 王楼

时间:2025-11-19 13:52 来源:未知 作者:蚂蚁全媒体

编者按:

截至2025年10月10日,宝应文苑共收到参评稿件近60篇。经非原创内容筛查(由专业机构软件检测)及专家初步评审,现已遴选出25篇作品进入线上展示环节。所有展示作品均为未经任何改动的原文,将分五日(每日5篇)陆续呈现。

最终评选将综合“专家评审得分(占80%)+阅读量得分(占10%)+网络投票得分(占10%)”确定获奖名单,包括特等奖2名、一等奖3名、二等奖5名及三等奖10名。敬请持续关注!(注意:阅读量统计时间为12月1日08时)

 

 

 

1999年走来的路

作者:王 楼

2025721日,陆成斌老师写我的一篇文章《农村里走出来的青年才俊》在宝应文苑悄然刷屏,彼此的情缘由此如风拂荷塘般香远益清,思绪也被拉入更久远而微妙的时空。若非陆成斌老师刻意提及他年长我37岁,估计我都不知道这位忘年交到底年岁几何,当然了,也不想知道,因为我始终坚信,在文字里,我们永远年轻,曹丕所谓“盖文章,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”正是此理。

关于时间,父亲前些年偶然间慨叹的一句话或是我此生听过最新奇的一种表达,他说:“1999年年底的时候最不习惯,活这么多年,竟然还有‘2’开头。

多么让人记忆犹新的1999年,蓦然回首,原来时间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走了这么多年,而一个完美的闭环恰恰定格在那个充满无限幻想的1999年。

那一年,陆成斌老师年富力强,正以宝应县统计局局长的身份力克时艰,擘画着家乡无可限量的未来之路,《市长参考》、《江苏年鉴》、《党政干部论坛》等期刊均有他的身影,主编《宝应经济》杂志之余,更有《画川笔谈》个人专著出版面世;那一年,我中学和大学校友朱鹏源老师刚步入社会,并在离开“东方最美校园”前给陆成斌老师写了篇洋洋洒洒的专题报道《寻找人生高速公路的最佳入口》,这位品学兼优的学长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班出身,以笔为剑,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发展之路;那一年,我刚刚在村里小学识字,后来用所学的字在《宝应日报》发表了第一篇作文《路》,记述了求学之路从土路到砖路再到柏油马路的变迁,也为自己的写作之路埋下了伏笔,那里是布局全球的山海经项目这把燎原之火的起点。

这是三代人的路,看似毫无交集,但偏偏在2025年交汇于宝应文苑,且均以文字的形式呼应共振。原来时间竟可如此包容,容得下一分一秒,也容得下百千万年。空间亦然,宝应是物华天“宝”、“应”运而生的宝地,容得下陆成斌,容得下朱鹏源,容得下王楼,更容得下天南海北的你我他。

在村里读小学的某天,我信手在一本五颜六色的会计簿上写了首诗,若没记错,还是用蓝色钢笔写的,甚巧,亦以路为意象,如今读来依然别有韵味,无题——

小儿出远门,要行千里远。

不怕路千里,就怕不肯行。

后来,不知望了多少回家园落日,我终于一步一个脚印去了心心念念的远方,并很幸运地在山海经项目上找到了归宿,这条路一走就是近十年。这十年里,我倔强地坚守着以书为根的原则,为山海经项目筑下如磐基石。

山海经行的路上,因文字偶遇学长朱鹏源老师。在南京那会儿,他时不时喊我喝酒小聚,对山海经项目的帮助不小。阐述山海经项目的《山海点灯人》书里有一章节名曰《朱鹏源老师的酒》,写的即彼此。后来我暂回老家,他每次返乡仍会惦念我这么个小老弟。有一次情况特殊,他回来找我竟只字不提喝酒,原来他父亲在乡下被人撞了,肇事司机逃逸,而我住高铁站附近,他希望我开车送他往返一下,并非叫不到出租车,而是到了乡下还要耽搁收拾一下,出租车不一定乐意。那一次,沿着河堤,望着窗外似曾相识的环境,我突然很感慨,要知道,朱鹏源老师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含金量很高,我很好奇他去县中读书时是坐船吗?因为我小时候家里还有艘船,水路依然是主流出行方式之一。

宝应作为闻名遐迩的“荷藕之乡”,其水甚多,同样从水路走出去的陆成斌老师含金量更高,如其写我,他才是农村里走出来的真正的青年才俊。当年因受清华等师友榜样熏陶,陆成斌老师跟所有志在四方的少年一样,内心一直有一头蠢蠢欲动的小野兽在觊觎着全世界,总想证明点什么。1978年,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全公社几百名考生中脱颖而出,顺利被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录取,未来天开地阔的他最终并未选择在大城市发展,而是回到了家乡贡献光和热,这一回,就是一生。我登门拜访时,朴实而健谈的陆成斌老师还动情回忆了年少求学时的一个细节,那时候夏天蚊子多,他又想看书,没辙,索性把两条腿泡在水桶里,很多年后才知道把腿泡伤了。多么清苦而动人的画面,唤醒了多少古老而美好的词汇!

“王楼,宝应县夏集镇人,1992年出生,比我年轻37岁。认识他,纯属机缘巧合。我的好友朱鹏源,建了一个中国新闻传媒集团的群,因为是宝应老乡,75日晚,我们就互相加了微信。第二天,王楼应邀登门相见。从在农村生活,到读书求学,后来结婚生子,忙于事业,太多共同的话题……”陆成斌老师在《农村里走出来的青年才俊》一文开篇写道,他竟把我阐述山海经项目的《山海点灯人》一书认真读了三遍,且记忆力惊人。

无巧不成书,与陆成斌老师相识亦是拜山海经项目所赐,75日,朱鹏源老师群里有人在转发我山海经项目相关的文章,并言“年轻有为,未来可期,前程似锦!永远支持你!”此人即陆成斌老师。翌日,我亲自登门拜访并写下《拜访陆成斌老师》一文。朱鹏源老师看到721日陆成斌老师写我的文章后,旋又晒出1999年他写陆成斌老师的那篇专题报道《寻找人生高速公路的最佳入口》,一个完美的闭环就此定格,定格在了长长久久的1999年。

泱泱华夏,文以载道,这条以文化为内在驱动的康庄大道写满了希望,这份希望跟神话一样生生不息、绵延不绝,由陆成斌、由朱鹏源、由我这一代代人共同书写。这一瞬,我们笃定而从容,从过去到将来,从宝应到山海。

 

作 者 简 介

王楼,南京山海经行影业、山海长安教育创始人。1992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,201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,已出版图书《山海点灯人》《伏羲女娲》《逆风追风》《大荒青衣》《做最优秀的人民教师——徐悲鸿关门弟子恽宗瀛从教启示录》等,山海英雄联盟系列陆续创作中。

 

 

上一篇:龚学明在浦口讲解新诗集《血地》创作受欢迎

下一篇:没有了

蚂蚁传媒网 | 网站简介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

版权所有:新时代先锋网@2021 闽ICP备2021013525号-1

联系邮箱:mayimedia@qq.com微信号: cnmy2021联系QQ:3559356856

如有侵权,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,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来源